025-86795086
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行星式搅拌脱泡机工作原理

行星式搅拌脱泡机工作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10-15点击次数:32
  行星式搅拌脱泡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公转与自转的复合运动,结合真空环境(部分机型)实现高效混合与脱泡,其核心机制可分为以下三部分:
 
  一、公转与自转的协同作用
 
  公转运动
 
  容器绕设备中心轴旋转,产生离心力将物料从中心向外推动,形成对流。这种运动使物料在容器内产生比重分离,气泡因密度差异被推向表面,同时物料整体流动形成基础混合。
 
  自转运动
 
  容器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,使物料在容器内形成三维流动。自转产生的剪切力与离心力场结合,进一步打散物料中的团聚颗粒,增强分散效果。自转速度通常为公转速度的70%(如公转1000rpm时自转700rpm),形成稳定的离心力与剪切力平衡。
 
  复合运动效果
 
  公转与自转同步进行时,物料在容器内经历多方向、多层次的搅拌作用。离心力将气泡带到表面,剪切力则破坏气泡结构,使其破裂或逸出。这种非接触式混合方式避免了传统搅拌桨对物料的剪切损伤,尤其适合高粘度、敏感材料(如纳米颗粒、生物材料)。
 
  二、真空环境的辅助作用
 
  部分机型配备真空系统,在搅拌过程中抽离容器内空气,形成负压环境。真空环境的作用包括:
 
  加速气泡膨胀与破裂:气泡在低压下体积增大,表面张力减弱,更易被剪切力破坏。
 
  降低气泡上升阻力:高粘度物料中,真空环境可减少气泡上升所需的能量,提高脱泡效率。
 
  防止氧化与污染:真空环境隔绝氧气,避免物料在搅拌过程中氧化变质,同时减少外部污染物进入。
 
  三、三维流动与剪切力强化
 
  容器倾斜设计
 
  部分机型采用45°或40°倾斜的容器放置槽,使物料在公转与自转过程中产生斜向流动。这种设计增强了物料与容器壁面的剪切作用,进一步打散团聚颗粒,提升混合均匀度。
 
  流速突变效应
 
  行星式搅拌脱泡机物料在容器表面与壁面之间的流速突然变化,形成复杂湍流。湍流产生的强剪切力使液滴和颗粒细化,增加分散性,同时破坏气泡结构,促进脱泡。
热线电话:025-86795086

扫描微信号

Copyright © 2025 南京驰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07007025号-3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