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箱式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科研实验的高温加热设备,其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,实现材料的高温处理、烧结、热处理等工艺需求。其通常由炉体、加热元件、隔热层、温度控制系统及通风系统构成。炉体采用厚重金属板制成,确保结构稳固与耐高温性能;加热元件多为电阻丝、电热管或硅碳棒,均匀分布于炉膛四周,实现高效加热;隔热层由陶瓷纤维、耐火砖等材料组成,减少热量散失,提升保温效果;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热电偶实时监测炉内温度,配合PID智能控制器实现精准控温;通风系统则通过风机排出炉内气体,维持环境干燥。
高温箱式炉的基本操作流程:
1、开机:
接通电源,打开电源开关。此时,炉子可能已经通电,电压表和电流表会显示相应的数值。
启动控制柜电源(绿色按钮),触摸屏/仪表显示初始界面,检查各系统状态指示灯。
2、温度程序设置:
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目标温度、升温速率、保温时间等参数。例如,陶瓷烧结工艺可能需设置“室温→200℃(速率5℃/min)→1200℃(保温2h)→自然降温”。
对于复杂工艺(如多段升温、降温),通过程序控制器分段设置。例如:阶段1为快速升温至300℃,速率10℃/min;阶段2为300℃保温30min;阶段4为随炉冷却至室温。
设置超温报警阈值(通常比目标温度高20-50℃),防止炉温失控。启用断电保护、过流保护等功能,确保设备安全。
3、启动加热:
关闭炉门,启动加热程序。观察升温曲线是否符合预设速率,若偏差过大(如实际速率比设定快20%),需暂停并调整参数。
在300-500℃区间,可能因材料相变或气体释放导致温度波动,需密切监控仪表显示,必要时手动干预。
接近目标温度时(如≥1000℃),减少炉门开启次数,避免冷空气进入导致炉温骤降或工件开裂。
4、保温与降温:
达到目标温度后,系统自动进入保温模式。定期记录温度数据,确保波动范围在±5℃以内(精密工艺可能要求±1℃)。
降温方式包括自然降温、程序降温和强制风冷。自然降温适用于对降温速率无要求的工艺;程序降温通过控制器设置降温曲线(如5℃/min),适用于易氧化材料或需控制相变的工艺;强制风冷接入外部风机加速降温,但需防止工件因热应力开裂。